2019年6月20日下午,第14届中国卫生信息技术/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交流大会大数据板块的5个平行论坛如期举办,各论坛邀请了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医疗卫生机构代表、IT企业代表等围绕论坛主题,做了精彩的演讲,内容丰富新颖,具有前瞻性和较强的指导实践意义。
“大数据+卫生管理”平行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学高用数据展示了卫生健康事业发展近10年来取得的主要成就。目前我国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医保、疾病防控、医疗服务利用成效显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卫生健康大数据为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支撑。
国家卫生健康委体改司督导评价处副处长周小园从大数据环境下的医疗服务体系和服务模式变革切入,阐释了卫生健康信息化在深化医改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和政策要求。广东省卫生健康委政务中心主任黄晓亮分享了广东省在应用中逐步完善数据,紧跟医改目标需求,提升分析应用能力,服务管理决策的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潘杰教授介绍了区域医疗资源空间布局优化相关研究,综合考虑供需双方的特征及布局现状,提出了提高医疗资源可及性、优化资源布局的科学解决方案。北京师范大学金承刚教授从医院、医保数据的特点切入,介绍了医改政策干预措施的评价方法和评价要点。
“大数据+临床决策”平行论坛上,北京大学生物统计系主任周晓华教授以中医为例,分享了人工智能及统计方法在医疗辅助诊疗中的应用。解放军总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刘丽华讲解了医疗大数据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难点及突破,展示了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国家癌症中心肿瘤登记办公室主任魏文强阐述了大数据在肿瘤学科的临床应用实践,介绍了目前较为成熟的几个肿瘤数据库。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院长俞红霞讲解了在新的政策和信息技术背景下,面对更具挑战的现代化医院管理,如何让大数据推动科学的医院管理决策。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临床研究与流行病学室主任李镒冲介绍了数据驱动的临床支持决策系统的设计规划,分享了实际应用临床决策系统时可能遇到的问题。
“大数据+医院绩效考核”平行论坛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管理服务指导中心翟晓辉处长做了题为《基于数据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报告,全面介绍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规划绩效部副主任王爱荣从内部绩效考核、院长绩效考核、信息化支撑、病种绩效管理及成效与思考,介绍了上海市级医院绩效管理实践与探索。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医疗护理处处长谷水介绍了北京市属医院医疗质量绩效评价,分享了CN-DRG数据应用于医疗质量绩效评价的体会。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助理简伟研针对医疗服务绩效评估的核心难点,介绍了DRG在公立医院绩效评价的应用经验。
“大数据+精准医学”平行论坛上,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政协教卫体委主任王咏红介绍了5G与AI时代的精准医学应用及经典案例。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刘博副教授从承担的“精准医学”专项“中国人群多组学参比数据库与分析系统建设”项目出发,介绍了中国十万人基因组计划及系统建设情况。复旦大学计算机学院、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应用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张彦春教授从医学大数据、脑电分析&睡眠健康、心电监测预警、医学图像、癌症辅助诊断等方面介绍了医疗大数据挖掘及其在病人监测预警和健康管理的创新应用。上海交大生物信息与生物统计系主任吕晖教授分享了精准医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方面的经验。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翟屹研究员从脑血管病精准医学研究重点布局、专病队列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及阶段性研究成果等方面介绍了脑血管疾病专病队列研究情况。
“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国家试点工作”平行论坛上,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会长金小桃在论坛致辞中指出,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园国家试点建设成果丰硕,为促进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和培育健康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希望区域中心建设做得更好,为健康中国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规划处处长张伟介绍了本区初步实现资源配置集约化、信息建设平台化、惠民服务智能化、医疗健康产业化、服务监督一体化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情况。福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陈新旭介绍了国家试点工程主要进展、部分成果、数据汇聚治理以及惠民、惠医、惠政应用等。江苏省常州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刘志洪分享了常州市作为首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城市以来形成了政、产、学、研、医、用一体化的发展格局。
六个论坛的受邀企业代表分别从基于大数据的医疗机构评价、大数据可视化应用、DRGs在公立医院绩效评价中的应用、人工智能改造医疗行业、肿瘤精准医学大数据平台建设、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的临床科研解决方案等作了技术交流。
金小桃会长在论坛上致辞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主任张学高作精彩讲解
平行论坛现场
平行论坛现场